为摘掉775度散光的厚重眼镜,成年后的小阳(化名)满怀希望。然而多家医院“确诊圆锥角膜,不能手术”的诊断报告,却让他跌入谷底。

绝望之际,家人带着小阳慕名前往厦门眼科中心,找到屈光科黎新主任。

这一次的全面检查,带来了惊人的转折——小阳的角膜厚度、生物力学指标均显示正常和健康,“圆锥角膜”实属误诊!

从绝望深渊到清晰视界,一场由精准医疗书写的光明逆转就此上演……

患者与黎新医师合影

775度散光误诊

18岁的小阳,在高考这场人生大考前,已与775度高度散光抗争多年。

他无数次憧憬摘镜后的自由:

在篮球场上肆意奔跑,不必担心眼镜滑落;与同学出游,无需为起雾的镜片烦恼;填报志愿时,也能解锁更多对视力有要求的理想专业……

这份渴望随着成年日益强烈,他满心期盼高考后用近视手术告别“模糊”的过去。

然而,多家医院的诊断却给了他当头一棒:“不能做近视手术,只能终身戴镜”

看着儿子深陷失落,小阳的父母心急如焚,四处打听求医。

得知厦门眼科中心屈光科黎新主任擅长解决疑难屈光问题,他们怀揣着最后一线希望踏上求医路。

患者与黎新医师合影

经过黎新主任的深度检查,结果彻底推翻了之前的诊断——所谓的“圆锥角膜”系误判!

排除手术禁忌后,黎新主任为小阳量身定制了 “臻飞秒”个性化手术方案 。

手术过程精准流畅,术后当天下午复查,他的裸眼视力已跃升至0.8。

“我看清了!窗外的树叶、远处的高楼,都好清晰!”小阳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手术前后的视力表


高度散光为何错判

黎新主任深入剖析了误诊根源:

圆锥角膜是一种进行性角膜扩张疾病,其早期表现可能仅为高度散光,极易混淆。

尤其当散光度数极高(如>300度)时,其角膜地形图常呈现局部陡峭和不规则性,这与圆锥角膜早期的某些影像学特征存在“形似”之处。

圆锥角膜患者特征

误诊的关键,往往在于检查的深度与广度不足,”黎新主任强调,“仅凭‘形态异常’就下结论,是片面的。形态异常≠圆锥角膜。

他指出,圆锥角膜是屈光手术的绝对禁忌。

普通检查设备若无法精确识别异常的角膜生物力学特性,在难以确诊的情况下,为安全起见,医生只能遗憾地建议患者放弃手术。

而厦门眼科中心屈光科所配备的 “黄金组合” ——Pentacam® HR(眼前节测量评估系统)与Corvis ST(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

医疗设备

这套系统不仅能进行高精度断层扫描,更能直观分析角膜的生物力学特性。

两者强强联合,极大提升了筛查圆锥角膜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尤其擅长识别那些静态地形图看似正常、实则存在潜在风险的患者,有效避免了“形态误判”,为手术安全构筑了坚实屏障。

 

臻飞秒如何攻克775度散光?

高度散光的矫正难度远超普通近视。度数越高,角膜形态越复杂,对手术的精准性要求也呈几何级增长。

传统激光手术易因切削误差导致术后眩光、重影等视觉质量问题。

臻飞秒手术中

 臻飞秒技术 在个性化飞秒LASIK高精准度的基础上,融入了两项尖端科技,为高散光矫正提供了强大支撑:

波前像差引导: 精准捕捉并矫正眼球独特的高阶像差(如球差、彗差等,这些是影响视觉质量的关键因素),显著减少术后眩光、光晕、夜间视力下降等问题,提升视觉清晰度和对比敏感度。

虹膜识别定位:术中实时自动识别并追踪患者独特的虹膜纹理,确保激光定位与术前设计毫厘不差,即使眼球发生极其微小的转动也能瞬间精确补偿,全程保障手术的安全与精准。

这两项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量眼定制”,为高度散光者带来更清晰、更稳定、更舒适的术后视觉体验,尤其在暗光环境下的视觉表现更为出色。

厦门眼科中心专业承诺

作为 国家三甲专科医院 ,厦门眼科中心屈光科打造了高水平的专业医疗团队,科室主刀团队全部由具备10年至30年临床手术经验的优秀专家组成。同时,科室配有11台手术设备、30多台术前检查设备及百级层流净化手术室。

依托包括Pentacam® HR与Corvis ST“黄金组合”在内的国际前沿检查设备厦门眼科中心构建起一套严谨、科学的筛查体系,从角膜形态到生物力学特性实现层层把关,坚决杜绝误诊漏诊,为患者的视觉健康筑牢第一道防线。

厦门眼科中心大楼

科室以“个性化矫正”为核心,成熟开展半飞秒、臻飞秒,全飞秒3.0/4.0/Pro/CLEAR、焕新老视飞秒、全光塑、ICL/PRL/龙晶PR晶体植入等多元化术式,精准覆盖50度至3000度的近视矫正需求。

黎新主任

 

 

转载:厦门眼科中心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返回
顶部
专业项目顾问 7*24小时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