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走在校园里,不难看到不少孩子鼻梁上架着眼镜。我国近视发生率居高不下,近视已成为影响国民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更让人忧心的是,病理性近视相关眼底病变,已成为我国不可逆性致盲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尽早发现孩子的眼睛是否近视?
大多数爸爸妈妈带着孩子第一次去医院检查眼睛的时候,孩子的近视度数就已经很高了!
所以我们要和孩子共同警惕下面这些近视的常见早期症状,一旦出现,就要及时带孩子到眼科检查!
-
看远模糊:孩子反映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迹,或常常抱怨屋子里的光线太暗。
-
看远处时经常眯眼:因为眯眼时上下眼皮可以遮挡部分瞳孔,形成了“小孔效应”,能看得更清楚。
-
写作业眼睛贴得近:孩子写作业或看东西时,眼睛贴得很近。
-
频繁眨眼:频繁眨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视物不清的症状,暂时提高视力。
-
经常皱眉:一些近视的儿童有皱眉的习惯,这是他们试图改善视力的一种方式。
-
经常歪着头看物体:歪着头看物体可以减少散射光线对视力的影响。
-
看东西时斜视:部分患近视的孩子也常常会有外斜(当孩子一只眼睛向前看时,另外一只眼睛会不自主地向外侧看)的习惯,家长也要注意。

如何判断孩子是真的近视?还是“假性近视”?

什么是真性近视?
也叫轴性近视。是眼球前后径变长,超过正常平均24MM,导致平行光线入射眼球后,焦点落在视网膜前,无法成像清晰造成的。
主要表现:视物重影、眼胀痛、头痛恶心等。
什么是假性近视?
通常表现为看远处不清楚,是由于视力疲劳引起眼睛内部的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导致晶状体厚度增加引发的暂时性看事物模糊不清。
主要表现:眯眼、频繁眨眼、揉眼、歪头等。
如何区分真假性近视?
事实上,绝大部分孩子都有一定程度的“假性近视”。辨别真假近视比较科学的办法是散瞳验光。在正规医院的专业医师指导下,通过散瞳验光后,如果没有近视、远视及散光屈光度的改变,视力也有明显恢复,可以判断为假性近视。反之,度数基本不变的,就是真性近视。
为什么要区分真假近视?
因为,近视的发病过程一般都要经过以下:假性近视——混合性近视——真性近视三个阶段,其间,假性近视持续时间很短暂;如果在这个时期没有发现和及时干预,很快就会转为真性近视,而近视的进展是不可逆转的,未成年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近视度数只会越来越深。

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眼健康,定期行眼科检查,生活中要减少孩子近距离用眼时间,尤其避免接触“电子产品”,增加户外运动时间,提高“爱眼”、“护眼”,科学用眼的保护意识。
掌握 5 个预防方法科学守护孩子视力
了解了近视发展的阶段,接下来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如何预防。其实,只要掌握以下 5 个方法,就能科学防控孩子近视,操作起来并不复杂。
1. 每天 2 小时户外:最 “省钱” 的防近 “神器”
指南明确提倡,儿童在学龄前就开始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户外活动至少 2 小时。别以为户外活动一定要让孩子跑跳,其实关键在于 “户外光照”,哪怕孩子在操场坐着看书、玩玩具,也比在室内强。
家长可以这样安排:在学校,提醒孩子课间到操场活动,别闷在教室里;放学后和周末,主动带孩子去公园、操场等户外场所,把每天 2 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累计满。
2. 定期筛查:
3 岁起关注远视储备,早发现早保护

远视储备下降是早期近视的危险信号,早期筛查远视储备,能帮助我们科学防控近视发生。建议孩子 3 岁入园前进行第一次筛查,筛查项目首选睫状肌麻痹验光,这种方法能准确测出孩子的远视储备。
筛查频率也要注意:学龄前每半年 1 次,学龄后每年1-2次。通过定期筛查,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远视储备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就能尽早采取措施。
3. 纠正读写姿势:
牢记 “一尺一拳一寸”,远离不良习惯
很多孩子写字时歪头、握笔时指尖距笔尖近(<2 厘米),这些不良姿势会让近视患病率大幅提高。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牢记 “一尺一拳一寸” 原则:
🔻书本离眼睛一尺(约 33 厘米)
🔻胸部离桌子一拳(约 6-7 厘米)
🔻指尖离笔尖一寸(约 3.3 厘米)
同时,要禁止孩子在行走、坐车或躺卧时阅读,这些行为会加重眼睛负担,增加近视风险。

4. 用好 “光线”:
避开 3 个伤眼雷区,营造舒适环境
读写环境的光线对孩子视力影响很大,家长要帮孩子避开 3 个伤眼雷区:
❌不要让阳光直射书桌,强光会刺激眼睛
❌不要只开一盏台灯就写字,需要搭配房间主灯,避免光线过暗
❌不要让孩子睡前躲在被窝里看手机,黑暗环境中看电子屏幕,对眼睛伤害极大
⭕正确的做法是:白天让孩子在靠窗的位置读写,利用自然采光;晚上使用 4000K 暖白光台灯,且台灯照度要≥300lux,为孩子营造光线充足、柔和的读写环境。

5. 坚持眼保健操:
每天 2 次,缓解疲劳护视力
眼保健操能有效缓解眼睛疲劳,临床研究表明,眼保健操可作为缓解视疲劳的辅助手段,可以暂时缓解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导致的视疲劳、干涩和酸胀感,但需长期规范操作,并与其他护眼措施(如户外活动、科学用眼)结合,眼保健操无法逆转眼轴增长或治愈真性近视。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舒视网”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