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为进一步提升厦门市医疗水平,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5年7月开展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遴选工作,结合各专科得分、各级重点专科整体情况等,确定40个2025年厦门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在此次评审中,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斜视与小儿眼科从众多学科中脱颖而出,获选“2025年厦门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群英荟萃,强基固本:

打造高层次人才高地

自2004年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被国家卫生部评为“三甲专科医院”,跻身“三甲”行列后,医院不断深耕,在科研上打下坚实基础——
 
2010年获批设立国家博士后工作站;2012年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16年获批设立福建省院士工作站。先后获批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福建省眼表与角膜病重点实验室、厦门市眼部疾病重点实验室、厦门市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完成973、863、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立项274项。共发表论文729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90篇,SCI论文 273篇。

斜弱视与小儿眼科团队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斜视与小儿眼科是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全国第一个眼科摇篮工程示范基地。曾先后获批“中国近视防控能力建设联盟中心级单位”、“福建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基地”、“厦门市科普(教育)基地”、“厦门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科室集结了一支由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赵堪兴教授领衔、学科带头人潘美华教授为核心的高水平专家团队,其中高级职称专家10人,博士5人、博士后2人、硕士3人。坚持聚焦近视防控和儿童致盲眼病防治,并精心打造了365近视防控模式,即“3”个预防措施、“6”个控制方案、“5”个保障平台——以健康科普平台、筛查建档平台、慈善公益平台、科研创新平台、人才培养平台“5”个平台为保障支撑;通过眼健康科普宣教、定期筛查、屈光建档“3”个预防措施;健康用眼行为习惯、良好视觉环境、个性化光学矫正、视觉功能训练、联合药物应用、手术治疗“6”个控制方案,多维度帮助儿童青少年防控近视的发生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儿童疑难眼病救治能力、科室精准施治,打造疑难眼病诊疗高地。推进斜视显微微创新技术——斜视手术睫状血管分离保留术,有效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

拓宽诊疗思路、培养专业人才,医院连续多年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斜视与小儿眼科新技术学习班”,搭建“斜视与小儿疑难眼病会诊平台”。全国40多家医院优质小儿眼病专家们及青年医生定期会聚于平台上,共同就复杂少见的斜视与小儿疑难眼病进行远程会诊、病例讨论及学术交流,迄今已开展近百期。深度的学术交流不仅显著提升了科室的整体诊疗与科研创新能力,也为培养优秀小儿眼科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 “十三五”期间深耕青少年近视防控国家战略,到 “十四五”新时期引领儿童眼健康服务体系构建;从夯实斜视、弱视等常见病的 “规范化诊疗”基石,到攻克疑难眼病、搭建 “辐射全国”的远程诊疗枢纽;从临床技术的精益求精,到科研创新的策源转化——科室的发展始终与“健康中国”宏伟蓝图同频共振。医院不仅致力于解决当下的眼病问题,更着眼于中国儿童视觉健康的长远未来,通过 “医、教、研、防”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为夯实国家公共卫生体系、服务“健康中国”战略贡献 “厦门方案” 与 “国家队的担当”

放眼未来,擘画蓝图:

守护儿童光明未来

入选厦门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是对科室既往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我院在“十四五”期间服务区域发展、对接国家需求的深切期望。

立足新起点,厦门眼科中心将以获批建设项目为契机聚焦“十四五”眼健康规划的核心指标,以重点专科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与技术创新,强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着力“建立覆盖从出生至成年、完整发育周期的眼健康管理体系”,前瞻性视野进行战略擘画。

我院将持续发挥临床重点专科的“标杆引领”与“辐射带动”作用赋能区域医疗协同发展助力国家分级诊疗制度落地,最终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提升全民健康福祉贡献核心力量。

 

转载:厦门眼科中心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返回
顶部
专业项目顾问 7*24小时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