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翅膀,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恐怕就是飞翔了。我们渴望拥有一双翅膀能够带我们飞翔,但是没想到我们的背上没办法拥有的,却长在了眼睛上?
这双“翅膀”不仅不能带领我们飞翔,还有可能带走我们的视力,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这眼睛上的“翅膀”——“翼状胬肉”。
01.什么是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是眼科比较常见的疾病和多发病,一般认为它是受外界剌激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由于它的形状很像昆虫的翅膀,所以叫它翼状胬肉。
为睑裂部球结膜与角膜上一种赘生组织,侵犯角膜后日渐增大,甚至可覆盖至瞳孔区而严重影响视力。
翼状胬肉会导致黑眼球上都会出现白白的东西,引起患者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视觉质量变差。与白内障的临床表现有些像,但是却又不一样。简单来说,白内障的“白”在晶体里面,而翼状胬肉的“白”则在眼球(结膜)表面。
02.翼状胬肉的主要成因是什么?
具体病因不明,可能与下述因素相关:
1、环境因素:有研究显示,经过紫外线照射后,眼球表面的结膜细胞会受到伤害,引起发炎反应,细胞呈现不正常的生长,导致翼状胬肉的产生;
2、自身因素:与遗传、营养不良、泪液分泌不足、过敏反应等。
03.翼状胬肉的危害
翼状胬肉除了影响美观,还会导致眼部的不适、视力下降、眼球运动障碍等。
在初期,仅有轻度不适,如眼部刺激症状发红、干涩、异物感等;当侵及角膜时,由于牵扯而产生散光,或因胬肉伸入角膜表面,遮蔽瞳孔而造成视力障碍,严重的时候会影响眼球的运动。
04.怎样避免眼睛被“添翼”?
1、避免强光、紫外线的照射,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尽量戴上墨镜,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2、要避免炎症。避免充血性的炎症可以点消炎的眼药水,如果胬肉充血减轻了,结膜炎症控制了也有利于预防或者延缓翼状胬肉的生长;
3、尽量减少眼睛受到风沙、尘埃、烟雾、过度阳光等环境因素的刺激;
4、注意用眼卫生,避免用手去揉眼,避免污水进入眼内。
05.如果有翼状胬肉怎么办?
1、小而静止时的胬肉一般无须特殊治疗,如果有原发的结膜炎等疾病就积极治疗原发病。
2、活动期的翼状胬肉可首选药物治疗,侵及瞳孔区,效果不佳者可考虑手术切除。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舒视网”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